首页

女主之家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6 06:20:15 作者:2025长三角青少年滑雪公开赛在上海开赛 浏览量:75893

1405年至1433年

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

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

造访了当时亚洲

和非洲东岸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2017年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演郑和下西洋场景。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七次远涉重洋

他带来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代

他留下的《郑和航海图》

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直观的呈现……”

你知道吗?

郑和的故乡就在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

(今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办事处和代村)

图为晋宁风光。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位于滇池湖畔的晋宁

看看为何没有海的云南

却在600多年前

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

在离开家乡之前

郑和还不叫郑和

他叫“马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后来被明朝皇帝朱棣赐姓“郑”

据中新社援引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会长高发元考证观点

郑和是“云南第一任省长”

赛典赤·赡思丁的后代

赛典赤·赡思丁的先祖

则是西域普化力国国王所非尔

图为郑和下西洋模型。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从1405年开始

郑和耗时28年“七下西洋”

足迹遍布南亚、东南亚和东非等

一如无界播撒的种子

他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

带往了世界各地

“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

又从世界各国换回来了

珍珠、宝石、香料、珍禽异兽……

图为观众在郑和纪念馆内观看郑和航海线路图。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纵使帆影已远去

郑和到过的很多国家

却保留了诸多以“三保”为名的景点

世世铭记

因为他的到访

“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

而是宝船和友谊”

图为展出的郑和船队模型。刘冉阳 摄

曾有专家认为

郑和的祖先所非尔一行经过大漠

从西向东迁徙而来

而郑和又在300多年后

从东向西扬帆起航

跨越时空的两条路线

正好为“一带一路”画上

“完美的圆圈”

图为郑和公园内的郑和雕像。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郑和的故里

看看为什么这个没有海的地方

航标却是“星辰大海”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国际贸易通道之一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出发

途经云南多地

连接中亚、南亚、西亚,远达欧洲

从蜀身毒道(注:身毒为印度古称)

到茶马古道

云南人的足迹

向远方 向海的那边

图为游客在郑和公园游览。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面向“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

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到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600多年后的今天

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已从“边缘”变“前沿”

云南人的足迹

向云端 向有风的地方

图为晋宁风光。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同时,作为伟大的航海家、

外交家、和平使者郑和的故乡

晋宁区持续打造的“郑和文化”已成为

这里闪亮的文旅名片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郑和公园。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在晋宁城区的月山上坐落着郑和公园

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月山公园

1978年家乡人民为了纪念郑和

更名为“郑和公园”

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郑和文化主题公园

内有郑和纪念馆、郑和故居、三宝楼、

郑和之父马哈只墓等

图为郑和公园内的郑和雕像。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步入公园,拾级而上

郑和像伫立在台阶之上

左手持剑柄,右手握航海图

饱经风霜的脸庞

端庄威严、气宇轩昂

图为三宝楼。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登上宝船外形的三宝楼

便站上了郑和公园的最高处

放眼望去

一半城池一半滇池

美景尽收眼底

图为郑和纪念馆。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郑和纪念馆(晋宁区博物馆)

是郑和公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系统全面地展陈了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丰富史料和重要意义

图为“2019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贺凯 摄

自2006年以来

晋宁把每年7月11日确定为“郑和文化节”

并于2010年起的每年7月

在晋宁举办“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

让“敢为人先、开拓进取、

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

在这片沃土赓续相传

同时,晋宁也把“郑和文化”

全面融入城市规划

打造了郑和路、郑和文化广场、

郑和故里亭、郑和主题公交车……

让郑和故里大放异彩

图为2017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当然,晋宁远远不仅是郑和故里

这里还是古滇国的都邑治所

滇文化的发祥地

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

图为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滇国相印”封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这里是“滇王之印”

及大量青铜器出土的地方

揭开了在史料上“消失”两千多年的

古滇王国神秘面纱的一角

这里远离大海

却出土了大量的贮贝器

这些数量巨大的海贝

被视为见证了古滇国与中原

乃至世界各国频繁的往来贸易

图为晋宁风光。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作为曾经的古滇国都邑所在地

这里历史悠久、风情独特

风景优美、生态宜人

一湖滇池水与绵绵青山

让晋宁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

“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称号

图为晋宁花卉种植。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类型

孕育了闻名遐迩的“高原花都”

打造出了

“晋宁康乃馨”“晋宁绣球”“晋宁玫瑰”

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卉种植面积6.1万亩

年产鲜切花55亿枝

均稳居全国第一

图为晋宁区昆阳街道海埂村“鲸鱼岛”。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在滇池的蓝天碧水间

有一只“化身孤岛的鲸鱼”

高原阳光与飞翔的水鸟

让它变得灵动

日落时候的“维纳斯带”

又给予它浪漫的色彩

这座颇具特色的“鲸鱼岛”

是很多游客心中想私藏的

“童话世界”

图为晋宁风光。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山“海”之间的晋宁

各色美食也在呼唤味蕾

图为晋宁糟鱼。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这里的“国民美食”糟鱼

凝结着滇池人家对生活的热爱

一条鱼新鲜上岸

历经阳光沐浴、香料SPA和土坛腌制

烹制时已经完成奇妙蜕变

色泽红润、散发糟香

成为一日三餐的质朴温暖

图为晋宁耙猪脚。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此外还有普照寺卤腐、

花老奶米线、昆阳卤鸭、野生菌……

晋宁美食不胜枚举

若一定要论资排辈

民间又有云:

“三公斤耙猪脚”

或可以位列三甲

(“耙”,西南方言,指食物烹制香酥软烂)

2021年6月

北上南归的亚洲象群

一路行至晋宁而折返

这里也成了“象”往之地

图为北上南归的亚洲象群。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AI也去了趟晋宁

来看看AI眼中的晋宁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晋宁

在这里一探人类航海史波澜壮阔的诗篇

在这里揭开神秘的古滇王国面纱

在这里享受古朴、纯净的湖畔渔村生活

……

在晋宁

体验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作者:刘丽慧 洪沂 王旌亚

  制图:中新AI实验室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跨越疆海 共赴热爱” 2024沪喀文化交流周开幕

今年8月10日是中华民族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千百年来,这个节日承载和演绎着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对于闽南人而言,“陈三五娘”就是他们的“牛郎织女”。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文章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类器官成功模拟孕晚期发育

剧中,魏若来先后历经了假币案的颠倒黑白,建设库券让七宝街的邻居们死伤惨重,一次次重击让他越来越失望,他也曾试图去做反抗,却被当做替罪羊承受恶果。初到苏区的魏若来并没有坚定选择共产党,是邻居方玲被高利贷逼死的悲剧再次刺激了他的扭转。当魏若来真正意识到“金融只是一个工具,放在坏人手里就是杀人的刀,放在好人手里是耕田的犁”,他才真正选择了新的信仰,并将所学投入到苏区金融体系的建设之中。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让主角历经了完整的信仰闭环,剧情承接均有严密的逻辑依托,人物的转变也合乎情理。

北京:现有保障房上市仍按原政策执行

据了解,该项目上行了100余粒拟南芥种子,将在空间站进行为期4周左右的培育生长,后由航天员进行植株采集,并在零下80摄氏度冷冻固定,最后随神舟飞船返回,交付科学家开展地面研究。

房地产税收优惠新政实施 市场热度回升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